地产行业从来不缺新闻,更不缺的是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。
参谋长为大家整理出了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的谣言、标题党和严谨性不够的观点等等,并将它们与真实发生的新闻加以区分,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有效辨别真伪,避免被不实信息混淆视听。
01
这些说法是谣言/标题党:
1. 中国房地产的市值是65万亿美元,超过美国欧盟日本三地方总值!
这句话本身并不是谣言,它出自著名地产商潘石屹11月18日在第九届财新峰会现场发表的讲话。
潘石屹说:“房价高不高,有没有泡沫我说一个数字你们自己判断。中国的房地产总市值多少?我查了好多数字,其中有200万亿,300万亿,最多的一个数字是470万亿。我最近看到了一张图表,上面显示,中国的房地产总市值是65万亿美元,大约450万亿人民币,如果是这个数字,那么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房地产总市值,超过了美国,欧盟,日本的总和。这一数字还是我们所有国有资产总和66.5万亿人民币的7倍。那么到底是国有资产少了呢,还是房价高了呢?”
之所以把这句话列入标题党行列,是因为此言论一出,就遭到了各方的反对和质疑。
先是关于“65万亿”这一数值的争议:
链家网董事长左晖在朋友圈发表言论,认为“65万亿”是计算错误的结果,更为准确的数值应当是29万亿元,和美国差不太多。
除了在绝对值上的唇枪舌战之外,更多人质疑:仅仅从一个绝对值,就可以断言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吗?
的确,判断泡沫大小的重点还在于相对值。换言之,即使中国的房地产市值是全球的总和,但如果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足够高,人均收入全球第一,那也没什么泡沫可言。
就拿人口和土地来讲,我国的人口数量约相当于欧、美、日人口总和的1.43倍,耕地面积却只有52%,这样的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毋庸置疑就会推高房价。
当然,仅仅这两个因素也不足以成为考量房地产泡沫是否过大的标准,它的背后还有极为复杂的政策因素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用一个“65亿”来断言房产泡沫,的确太过偏颇。
2. 深圳出新规,房价下降不得超过15%!
深圳市规定房价上涨或下跌不得超过15%,也是近期以来被热议的一个新闻。这则新闻究竟从何而来?纯粹是空穴来风还是有据可循?
有关这个规定,是出自《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(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这一文件中的一句话。
原文如下:
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之前,应当合理确定销售价格,由主管部门对外公布,并通过数据共享报市场监管部门备案。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经备案的销售价格,明码标价销售商品房。确需调整销售价格且调整幅度超出备案价格15%的,应当在调整价格前办理备案变更。
尽管并非空穴来风,但媒体直接断言“政策出台”仍然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。
这份文件是征求意见稿,现阶段只是面向社会公众以及指定部门征求意见,并没有正式出台。另外,限价政策本就是这一轮楼市调控的标配,几乎所有城市所有房企都在接受备案价指导,深圳的特别之处只是在于限定了15%这一标准。
15%,也许是地方政府的一个底线。但对于深圳这座城市来说,这几乎是一个不会触碰到的数字。
3.断供潮来袭,深圳大量房产7折拍卖!
有新闻说道:
深圳市大量7折拍卖房入市抛售,拍卖房源数量相比去年激增了222.5%。这说明了深圳市断供潮已经来袭,很多人选择了弃房而走。
标题党更是这样大肆宣扬:
而事实上,这些所谓7折抛售房,基本属于法拍房。司法拍卖的大力普及下,法拍房的房源数量有所增长是正常表现,并非弃房断供的结果。
弃房断供想要出现,房价起码需要下跌30%以上,而深圳房价远未触及“弃房断供”的警戒线。并且,在信用时代,很少有人愿意冒着个人信用被列入黑名单的风险选择断供这条路。
02
这些说法是真实的:
1.房贷利率出现松动!
房贷利率松动,在全国范围内是真实存在的。
首先是杭州:从10月开始,杭州部分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出现松动,上浮比例从15%调低到10%。部分银行,不仅首套房房贷利率下浮,二套房房贷利率同时出现松动。
随后,广州、深圳、南京、北京……各大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率松动。
2.楼价首度跌穿地价!
这起事件发生在厦门翔安金茂悦,该楼盘的特价房源单价仅为2.8万元/平方米。就在去年7月,这块地被金茂拿下时,楼面价就高达2.94万元/平方米。
2.94万的楼面价,加上建筑安装、人力等等成本,起码要卖到4万左右方能回本。对于该项目来说,售价低于地价确实已属割肉求生。
开发商有多么急于回笼资金,从这个案例中就可见一斑。
3.各地出现“供地潮”土地市场回暖!
11月26日,北京一天出让12宗经营性用地,一日卖地收入达316.46亿元,创下单日成交地块数量的新纪录。
而在全国范围内,也掀起了一波土地出让的小高潮,11月当月,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创年内新高。以上海、南京、杭州为首的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升温态势更加明显。11月合计供应土地达到1400宗,也有望创下年内最高纪录。
可见,年关将近,各地政府也急于完成年度指标,确保土地的供应量,稳定房价。
当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甄别出最有效、最真实的部分。